研究院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研究院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揭牌成立
发布时间: 2017-12-26

        医院手术室内,手术医疗机器人灵活并稳稳地旋转着手臂,医生无需站立,坐着与机器人完美配合,就能完成一台精确、稳定的手术操作。而手术室外,几名机器人“大白”正不知疲倦地来回为各手术室配送医用耗材。不久的将来,这些智慧医疗机器人有望加入医院成为新“员工”。

        我国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健康产业建成国民支柱产业”的风向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市场上对于微创、精准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智慧医疗”概念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已将机器人、智能制造和数字诊疗装备等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脑计划”、“人工智能2.0”、“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科研技术方兴未艾,这其中就包括医疗机器人的研发领域。作为世界性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相较于欧美等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作为对国家和人民重大医疗需求的正面回应,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于2017年12月21日在交大闵行校区文选医学大楼正式揭牌成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干频,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院士,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倪耀明出席揭牌仪式,为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揭牌并致辞。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旦主持研究院现有手术机器人成果展示。闵行区副区长吴斌,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学敏、奚立峰,陈亚珠院士、冯大淦院士,闵行区科委主任李丽、南滨江公司党委书记、研究院理事余建源,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院筹委会委员、理事季波,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IBM、华为、美敦力、华大基因、KINOVA等闵行区和上海交大相关领导、教授、医生和学生以及国内外医疗机器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以及国内外医疗机器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依托交大多学科交叉优势打造政产学研医用“创新链条”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校级医工(理)交叉平台,由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牵头校内医、机、电、材、物、数等多个学科,特别邀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国理工哈姆林手术实验室主任杨广中院士担任研究院院长。杨广中表示,研究院的目标是围绕“健康中国”国家重大医学需求,发展个性化、智能化、微创化的医疗机器人前沿技术,开展跨学科前沿创新研究,建设国际一流的医疗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支撑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转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机器人前沿研究的大师荟萃地和产业创新转化的人才集聚地,打造政产学研医用“创新链条”,支撑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干频在致辞中提出,上海正在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医疗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国家智慧医疗领域发力的重点。他强调,当前,各区域、各高校都在此领域抢滩布局,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可谓恰逢其时,不仅汇聚了交大的人才智力资源和强大的医、工综合学科优势,更是结合了闵行区位的明显优势,强强联合,有助于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机器人前沿研究高地和产业创新优势集聚区。

 

 

        林忠钦在致辞中提到,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实现2020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重大布局,是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继“交大-联影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交大-南通-零号湾生物医学工程(智慧医疗)创新转化平台”后又一重大的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十三五”“两院两平台”建设的重要布局。其建设愿景是希望通过重点发展攻克肿瘤、心血管、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的智能、微创医疗机器人前沿技术,来实现精准诊断与微创治疗;通过深度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产学研医工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支撑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为中国、上海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倪耀明在致辞中表示,宝贵的高校资源是闵行区在科创中心建设中承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命的重要基础,闵行一直珍视与上海交大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与交大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在深化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将重点聚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建设,闵行区将在未来3年中,为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提供2.5亿元的资金支持,为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基金支持,为医疗机器人研究成果提供产业化平台支持。闵行区政府与上海交大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强强联合打造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和上海医疗机器人产业聚集地的大战略,已经不仅仅是推动区校双方的自身发展需求建设,更是来自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召唤。

三大空间布局支撑智慧医疗科研转化

 

 

 

        在随后的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发布会上,吴斌、杨广中、奚立峰分别介绍了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筹建的最新情况。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产业化平台框架协议。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基础研究将集中在交大进行,学校方面已批准为研究院分两期提供10000平方米空间和充足的研究人员配备;联手交大各医院及国内外协作院所,临床研究将在交大附属13家医院展开;转化平台和完整的医疗机器人生态系统和医疗机器人产业链建立在闵行区,凭借这三大空间布局,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力争在3年内自主研发毫米级手术机器人手,6年内实现精准的微米级手术,9年达到纳米级到微纳米级水准。在整个研究院的建设过程中,将建设多个基础实验室、应用研究实验室及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实验室等若干共享功能平台。目前,研究院正在从世界各国招揽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引进国际级大师,打造重点项目研究团队。据透露,现已纳入视野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已有超过20位。

 

 

 

 

 

        目前交大拥有医疗机器人研究团队十余个,是产业转化的中坚力量。未来研究院将依托闵行区建成一套完整的医疗机器人产业化生产线,涉及成果转化、初创企业孵化、融资、临床培训等一整套流程,力争在3年内培育5家医疗机器人初创公司,用6年时间集聚50家左右医疗机器人企业,集聚社会投资50亿,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医疗机器人产业硅谷。

闵行区政府与交大共建探索中国智慧医疗科研及产业转化

        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引领下,上海市闵行区政府也一直积极促进良好的区校联动科研转化项目的建成和落实,与交大联手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正是围绕着国家重大医学需求所落实的具体方面。

        秉承着“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原则,目前,闵行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在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全面开展多项战略合作,上月,双方签署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新一轮的合作框架内容覆盖面更广,其中重点支持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建设。闵行区与交大双方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进一步实现了双方资源互补、互惠互利。闵行区政府对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建设十分重视,现已与交大双方签署了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产业化平台框架协议,计划将在未来3年中,为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持续提供资金支持。

 

 

 

 

        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闵行区政府在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过程中,将着眼成果转化的源头释放,支持高校建立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成立,不仅标志着闵行区政产学研“医用创新链条”的不断加强和优化,同时也展现了与交大双方促进新融合、共建新发展,大力推进建设医疗机器人产业转化平台,努力将创新链和产业链充分融合,加强培育和发展闵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紫竹创新创业走廊”打造国内一流的医疗机器人(智慧医疗)先进制造业产业带的美好愿景。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友情链接
沪交ICP备20190057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   流量统计
医疗机器人研究院